|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稿 > 正文

朱宏任: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是供给侧改革在制造领域成功的标志

2016-11-17 10:35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田大鹏

  2016年11月17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峰会”在福州市召开,寰球汽车作为峰会的合作媒体受邀参加。本届峰会以“‘一带一路’汽车产业新动力”为年度主题,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机遇、新能源汽车发展新思路展开研讨。

  工信部原总工程师朱宏任以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对当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行阐述,从六方面去谈供给侧带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第一,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汽车产业取得的进展;第二,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证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基本局面不会改变;第三方面,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共同推进;第四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了智能汽车快速发展的基础;第五方面,加强创新驱动是推动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关键因素;第六方面,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将是制造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的标志之一。

  以下是工信部原总工程师朱宏任发言实录:

  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应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推进。习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总书记的指示为推进汽车行业提质增效指出了重要的方向,我国汽车产业应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显著提升。

  围绕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出三项观点:第二是针对当前社会上比较敏感的一些问题谈一谈几点认识。第三,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引下我们做的工作谈一些思考。

  第一,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汽车产业取得的进展

  1.中国汽车产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取得较大进展。从不同的角度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取得了重要的成绩。近十年来,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已经连续7年,汽车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领跑全球。去年汽车产量突破了2400万辆,10月份中国汽车的产量达到259万辆,销量达到265万辆左右,产销水平都达到了2202万辆的水平。中国汽车的发展已经使我国汽车第一消费大国和制造大国的地位更加稳固。

  2.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首先是汽车产业的集中度稳步提高。近年来,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企业保持较快增速,汽车产业集中度在90%的水平线上,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取得结构性优化的标志。第二是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增长,中国品牌乘用车生产保持较快增长。近年来,中国品牌的汽车瞄准市场需求,积极开发新车型,取得较好的成绩,SUV、MPV均取得较好成绩,也使得中国品牌乘用车占整个汽车产量销量的比重稳步增加。三是,节能汽车的市场继续扩大,比如1.6升以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的市场份额继续提高。

  3.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发展。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标志之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保持了快速的增长,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都保持在三十几万辆水平,与去年相比,保持较快增速。

  4.汽车产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大。中国的汽车产业一直都是敞开大门,同时也对世界的汽车产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这个方面,我们取得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首先我国汽车产业的产销总量占到世界汽车产销总量的30%左右;其次我们的开放以及快速发展的市场,为世界各国的汽车企业提供了扩能的机会和丰厚的回报。目前,外国品牌的汽车在中国市场上占有60%左右的比重,这个本身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结果,也是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最后,中国汽车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得到快速发展。

  第二,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证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基本局面不会改变

  从当前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的GDP保持了6.7%的增长,一二三季度GDP增长都是6.7%。统计显示,在前三季度服务业拉动增长的作用已经超过了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制造业以及工业。服务业同比增长7.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6个百分点。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71%,为第二产业高出13.3个百分点。在种情况下,我们汽车产业还是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怎么认识国民经济发展中汽车地位,是我们必须首要回答的问题。

  1.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没有改变。去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行动纲要,进一步强调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的支柱。制造业是我们的强国之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而汽车产业整体进步迅速,带动作用强,与居民消费的升级愿望日益相关,带动国民经济增长作用明显,只要汽车产业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提升供给能力,以适应需求的变化,服务业和最终消费的增长都将会成为我们汽车产业增长的新动力。我们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局面可以持续。今年上半年新旧动力的转换具有非常鲜明特点,虽然工业增长只有6%,其中一些基础原材料工业比如煤炭产量同比下降了10%,但是先进制造业还是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特别是汽车产业作为支撑今年工业增长以及国民经济增长,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上半年,汽车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对机械工业增长的拉动的占比达到了38.9%,现在工业增长中汽车产业占比较大。

  2. 汽车将保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速度增长。对这个问题,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就是汽车产业增长很难保持继续增长,在中国已经达到了2000多万辆水平的情况下,汽车行业的增长有可能变到微增长或者复负增长;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今年13%左右的汽车速度增长又给部分企业打了强心针,通过进一步投资汽车产业,以保证汽车产业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一定要保持冷静,并实事求是客观的看待。就这个问题,需把握住这样四个方面的因素:

  (1)小康社会加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我们千人汽车保有量不要与发达国家的数字有比较大的差距,与全球汽车的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物质基础。

  (2)城镇化水平提升。到2020年“十三五规划”提出来要使城镇化人口达到60%,而现在城镇化的水平只有在56.1%的水平上。如果要达到这样的一个水平,在五年之内近亿人要进入到城市,农村脱贫继续加快,均会增大汽车的需求量。

  (3)消费升级潜力的释放。中国消费者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在不断的扩大。从的汽车产业长足的发展的角度来看,汽车的二次换购已经成为支撑汽车产业需求的来源。

  (4)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对于汽车产业局部的结构性的产能过剩的情况在一些细分领域已经出了,前一段时间,商务车的增长受到很大限制,这个和国民经济的情况相适应。

  综合这些方面的情况来看,汽车产业增速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不是说国民经济增长6.7%,我们就增长6.7%,而是说只要国民经济保持增长,我们的增长也可能高一点也可能低一点,但是不会出现停滞,也不会出现过快的增长。对这点,汽车产业的同仁们要在有共识。

  第三方面,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共同推进

  新能源汽车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获得与世界汽车领先的地位,加快汽车研发和生产是汽车行业的重要任务。同时,不能忽视传统汽车改造提升,在这个方面应把握以下三点:1、传统汽车在一段时间里还将处于主导地位。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的20%,而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新能源汽车占比汽车车额总销量的30%,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技术的突破,新能源汽车进行渐进式的发展。2、传统汽车的技术水平渴望进一步提升。3、新能源汽车技术仍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在动力电池方面还存在瓶颈,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另外,新能源汽车不只是电动汽车一个方面,电动汽车仅是其一个主要方向,还有其他的方向也在不断加大科研力度,积极的推进之中,对这方面要有一个冷静和客观的认识。

  第四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了智能汽车快速发展的基础

  智能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热点前沿,美国、日本、欧盟均制订法律法规,加大在智能驾驶相关技术方面的投入。昨天召开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把特斯拉超强的智能汽车控制系统也作为互联网领域十大最新的技术亮点。

  在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基础上提出来的智能网联技术路线图的研究已经基本完成了。对技术路线图也给了清晰的阐释。汽车业内,不是很简单的把智能网联汽车叫做无人驾驶汽车。实际上无人驾驶汽车是为了帮助大众了解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接受智能网联汽车的概念。真正无人驾驶实际上要达到的技术水平,达到技术水平的过程中有很多技术的难点要突破,也还有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问题需要解决。在智能网联汽车达到较高水平之前,辅助驾驶及其技术进步可以帮助提升汽车主动安全水平。汽车智能网联核心领域主要包括汽车电子、汽车芯片,并继续国产化研发生产。另外,对于智能网联来说,是汽车和互联网相互结合的结果,互联网企业和传统的汽车企业需进行协同合作。

  第五方面,加强创新驱动是推动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关键因素

  创新能力不足一直是汽车产业在高速发展中的弊病。一是基础能力还存在着短板,比如关键核心技术的缺失、配套能力有待加强、产业链的发展有待优化。;二是原始创新技术不足;三是创新体制不健全。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要转到与国民经济相适应的发展轨道中,必须把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从汽车市场未来十年的增长潜力来看,应该说,现在汽车产业的进一步的发展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这个发展应该是稳步的发展,而且把更多的力量放在提质增效方面,放在适应人民群众需要的方面,放在提倡和引导绿色发展的理念上。

  第六方面,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将是制造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的标志之一

  第一,进一步凝聚行业发展共识。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的路径和技术的指向,这样的路线图的提出是汽车行业专家征求了企业和各个有关方面共同得出这样的认识。把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定在三大方向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把汽车产品的发展方向确定三个主要的方向,就是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第二,是要推进产业创新引领,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国汽车产业的一块心病,要达到这一点,在今后段时间里应该更加注重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大对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着力突破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整车及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支持通过市场机制形成若干政产学研合作开发、协同的创新联盟,开展关键共性的重大技术研究。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在我们中国汽车技术中心的参与下,我们有一些重要的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联盟已经成立。另外,特别要还是的是实际上技术创新中心现在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一个主要的抓手。对这一点,我们也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工信部最近已经相继出台了近五年技术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的规划,这方面我们也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且积极参与其中。再有,新服务机构促进产业化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我们习惯的是每个企业从头到尾,自己搞创新,自己建平台,实际上对于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的模式,协同创新、协同组织生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将来更多的关注或者参与到创新平台的建设之中。另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坚持引进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个是汽车产业能够保持持续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要素。

  第三,就是注重传统汽车升级,包括要引导节能汽车发展,加大节能技术研发,贯彻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

  第四,构建绿色发展模式。这个里面包括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要推进绿色技术的研发,要强化产品的绿色管理。在这个方面,我们想对于低碳化、循环化、集约化、提供资源利用效率应该作为汽车研发和生产中把握的原则。

  第五,是促进智能水平的提升。要把智能汽车、智能配套、智能制造,全方位的加以考虑,我们知道智能制造是汽车产业走向智能化的一个最主要的方向,中国制造2025把智能制造作为贯彻实施这个行动的纲要的突破口。就汽车产业本身来说,我国智能制造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不低的水平,但是也要看到这方面还有大的拓展和提升的需要,我们要从生产线的智能化、自动化的管理向全车间全厂的统一的智能化管理的方向去迈进。同时,也要形成从纵向到横向的智能化的集成。这样使我们的智能化的水平向更高端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田大鹏 
V讯网

朱宏任: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是供给侧改革在制造领域成功的标志

2016-11-17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2016年11月17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峰会”在福州市召开,寰球汽车作为峰会的合作媒体受邀参加。本届峰会以“‘一带一路’汽车产业新动力”为年度主题,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机遇、新能源汽车发展新思路展开研讨。

  工信部原总工程师朱宏任以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对当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行阐述,从六方面去谈供给侧带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第一,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汽车产业取得的进展;第二,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证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基本局面不会改变;第三方面,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共同推进;第四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了智能汽车快速发展的基础;第五方面,加强创新驱动是推动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关键因素;第六方面,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将是制造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的标志之一。

  以下是工信部原总工程师朱宏任发言实录:

  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应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推进。习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总书记的指示为推进汽车行业提质增效指出了重要的方向,我国汽车产业应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显著提升。

  围绕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出三项观点:第二是针对当前社会上比较敏感的一些问题谈一谈几点认识。第三,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引下我们做的工作谈一些思考。

  第一,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汽车产业取得的进展

  1.中国汽车产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取得较大进展。从不同的角度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取得了重要的成绩。近十年来,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已经连续7年,汽车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领跑全球。去年汽车产量突破了2400万辆,10月份中国汽车的产量达到259万辆,销量达到265万辆左右,产销水平都达到了2202万辆的水平。中国汽车的发展已经使我国汽车第一消费大国和制造大国的地位更加稳固。

  2.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首先是汽车产业的集中度稳步提高。近年来,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企业保持较快增速,汽车产业集中度在90%的水平线上,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取得结构性优化的标志。第二是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增长,中国品牌乘用车生产保持较快增长。近年来,中国品牌的汽车瞄准市场需求,积极开发新车型,取得较好的成绩,SUV、MPV均取得较好成绩,也使得中国品牌乘用车占整个汽车产量销量的比重稳步增加。三是,节能汽车的市场继续扩大,比如1.6升以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的市场份额继续提高。

  3.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发展。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标志之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保持了快速的增长,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都保持在三十几万辆水平,与去年相比,保持较快增速。

  4.汽车产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大。中国的汽车产业一直都是敞开大门,同时也对世界的汽车产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这个方面,我们取得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首先我国汽车产业的产销总量占到世界汽车产销总量的30%左右;其次我们的开放以及快速发展的市场,为世界各国的汽车企业提供了扩能的机会和丰厚的回报。目前,外国品牌的汽车在中国市场上占有60%左右的比重,这个本身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结果,也是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最后,中国汽车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得到快速发展。

  第二,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证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基本局面不会改变

  从当前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的GDP保持了6.7%的增长,一二三季度GDP增长都是6.7%。统计显示,在前三季度服务业拉动增长的作用已经超过了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制造业以及工业。服务业同比增长7.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6个百分点。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71%,为第二产业高出13.3个百分点。在种情况下,我们汽车产业还是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怎么认识国民经济发展中汽车地位,是我们必须首要回答的问题。

  1.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没有改变。去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行动纲要,进一步强调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的支柱。制造业是我们的强国之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而汽车产业整体进步迅速,带动作用强,与居民消费的升级愿望日益相关,带动国民经济增长作用明显,只要汽车产业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提升供给能力,以适应需求的变化,服务业和最终消费的增长都将会成为我们汽车产业增长的新动力。我们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局面可以持续。今年上半年新旧动力的转换具有非常鲜明特点,虽然工业增长只有6%,其中一些基础原材料工业比如煤炭产量同比下降了10%,但是先进制造业还是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特别是汽车产业作为支撑今年工业增长以及国民经济增长,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上半年,汽车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对机械工业增长的拉动的占比达到了38.9%,现在工业增长中汽车产业占比较大。

  2. 汽车将保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速度增长。对这个问题,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就是汽车产业增长很难保持继续增长,在中国已经达到了2000多万辆水平的情况下,汽车行业的增长有可能变到微增长或者复负增长;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今年13%左右的汽车速度增长又给部分企业打了强心针,通过进一步投资汽车产业,以保证汽车产业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一定要保持冷静,并实事求是客观的看待。就这个问题,需把握住这样四个方面的因素:

  (1)小康社会加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我们千人汽车保有量不要与发达国家的数字有比较大的差距,与全球汽车的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物质基础。

  (2)城镇化水平提升。到2020年“十三五规划”提出来要使城镇化人口达到60%,而现在城镇化的水平只有在56.1%的水平上。如果要达到这样的一个水平,在五年之内近亿人要进入到城市,农村脱贫继续加快,均会增大汽车的需求量。

  (3)消费升级潜力的释放。中国消费者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在不断的扩大。从的汽车产业长足的发展的角度来看,汽车的二次换购已经成为支撑汽车产业需求的来源。

  (4)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对于汽车产业局部的结构性的产能过剩的情况在一些细分领域已经出了,前一段时间,商务车的增长受到很大限制,这个和国民经济的情况相适应。

  综合这些方面的情况来看,汽车产业增速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不是说国民经济增长6.7%,我们就增长6.7%,而是说只要国民经济保持增长,我们的增长也可能高一点也可能低一点,但是不会出现停滞,也不会出现过快的增长。对这点,汽车产业的同仁们要在有共识。

  第三方面,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共同推进

  新能源汽车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获得与世界汽车领先的地位,加快汽车研发和生产是汽车行业的重要任务。同时,不能忽视传统汽车改造提升,在这个方面应把握以下三点:1、传统汽车在一段时间里还将处于主导地位。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的20%,而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新能源汽车占比汽车车额总销量的30%,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技术的突破,新能源汽车进行渐进式的发展。2、传统汽车的技术水平渴望进一步提升。3、新能源汽车技术仍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在动力电池方面还存在瓶颈,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另外,新能源汽车不只是电动汽车一个方面,电动汽车仅是其一个主要方向,还有其他的方向也在不断加大科研力度,积极的推进之中,对这方面要有一个冷静和客观的认识。

  第四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了智能汽车快速发展的基础

  智能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热点前沿,美国、日本、欧盟均制订法律法规,加大在智能驾驶相关技术方面的投入。昨天召开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把特斯拉超强的智能汽车控制系统也作为互联网领域十大最新的技术亮点。

  在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基础上提出来的智能网联技术路线图的研究已经基本完成了。对技术路线图也给了清晰的阐释。汽车业内,不是很简单的把智能网联汽车叫做无人驾驶汽车。实际上无人驾驶汽车是为了帮助大众了解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接受智能网联汽车的概念。真正无人驾驶实际上要达到的技术水平,达到技术水平的过程中有很多技术的难点要突破,也还有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问题需要解决。在智能网联汽车达到较高水平之前,辅助驾驶及其技术进步可以帮助提升汽车主动安全水平。汽车智能网联核心领域主要包括汽车电子、汽车芯片,并继续国产化研发生产。另外,对于智能网联来说,是汽车和互联网相互结合的结果,互联网企业和传统的汽车企业需进行协同合作。

  第五方面,加强创新驱动是推动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关键因素

  创新能力不足一直是汽车产业在高速发展中的弊病。一是基础能力还存在着短板,比如关键核心技术的缺失、配套能力有待加强、产业链的发展有待优化。;二是原始创新技术不足;三是创新体制不健全。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要转到与国民经济相适应的发展轨道中,必须把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从汽车市场未来十年的增长潜力来看,应该说,现在汽车产业的进一步的发展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这个发展应该是稳步的发展,而且把更多的力量放在提质增效方面,放在适应人民群众需要的方面,放在提倡和引导绿色发展的理念上。

  第六方面,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将是制造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的标志之一

  第一,进一步凝聚行业发展共识。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的路径和技术的指向,这样的路线图的提出是汽车行业专家征求了企业和各个有关方面共同得出这样的认识。把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定在三大方向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把汽车产品的发展方向确定三个主要的方向,就是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第二,是要推进产业创新引领,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国汽车产业的一块心病,要达到这一点,在今后段时间里应该更加注重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大对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着力突破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整车及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支持通过市场机制形成若干政产学研合作开发、协同的创新联盟,开展关键共性的重大技术研究。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在我们中国汽车技术中心的参与下,我们有一些重要的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联盟已经成立。另外,特别要还是的是实际上技术创新中心现在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一个主要的抓手。对这一点,我们也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工信部最近已经相继出台了近五年技术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的规划,这方面我们也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且积极参与其中。再有,新服务机构促进产业化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我们习惯的是每个企业从头到尾,自己搞创新,自己建平台,实际上对于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的模式,协同创新、协同组织生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将来更多的关注或者参与到创新平台的建设之中。另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坚持引进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个是汽车产业能够保持持续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要素。

  第三,就是注重传统汽车升级,包括要引导节能汽车发展,加大节能技术研发,贯彻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

  第四,构建绿色发展模式。这个里面包括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要推进绿色技术的研发,要强化产品的绿色管理。在这个方面,我们想对于低碳化、循环化、集约化、提供资源利用效率应该作为汽车研发和生产中把握的原则。

  第五,是促进智能水平的提升。要把智能汽车、智能配套、智能制造,全方位的加以考虑,我们知道智能制造是汽车产业走向智能化的一个最主要的方向,中国制造2025把智能制造作为贯彻实施这个行动的纲要的突破口。就汽车产业本身来说,我国智能制造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不低的水平,但是也要看到这方面还有大的拓展和提升的需要,我们要从生产线的智能化、自动化的管理向全车间全厂的统一的智能化管理的方向去迈进。同时,也要形成从纵向到横向的智能化的集成。这样使我们的智能化的水平向更高端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