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冠名呈现 订阅

程远有话就说

首页 > 程远专栏 > 程远有话就说 > 正文

自主品牌切勿落入“高端陷阱”

2012年05月02日 出处:V讯网总编 [程远] [原创] 下载
  这次北京车展,自主品牌再次成为一大亮点,吉利、长城、奇瑞等企业的参展面积均超过了许多跨国公司,展出的不仅有新开发出的新车型,还有技术先进的动力总成。吉利“摩卡”、长城“哈弗E”、奇瑞 “@ant”,以及比亚迪与戴姆勒合资的“腾势”等概念车,漂亮的外型与先进的科技,尤为“抢眼”。
  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真正走进人们视线,引起广泛关注,始于2005年上海车展上的群体亮相,也就是在2004年国家提出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之后。记得在那次车展上,一汽七大品牌第一次以集团形式参展,红旗端坐当中,合资品牌环绕周围,颇为壮观,也很提气;奇瑞的发动机系列在展场上也引起不小轰动,至今我仍有很深印象。

  不过和今年北京车展上的阵容相比,那时可是“小巫见大巫”了,无论84辆首发车数量,还是新车造型、工艺及品质,都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短短7年时间,自主品牌的变化,可谓“脱胎换骨”。

  从车展看产业,如今自主品牌发展有普遍走高端的趋势,上汽荣威950,一汽新红旗,奇瑞新东方之子,东风风神A60、广汽传祺GS5等无不如此。 

  众所周知,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由于起步太晚,加之中国汽车业整体水平与国际的巨大差距,只能从低端起步,以良好的性价比“楔”入市场,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这段时间,中国实际存在两个汽车市场,一个是中高端市场,为进口与合资品牌所把持;一个是低端市场,是自主品牌的阵地。中高端市场利润奇高,所谓“卖一辆宾利赚一辆奥迪,卖一辆奥迪赚一辆夏利,卖一辆夏利赚一辆自行车”,中高端车足以让跨国公司赚得钵满盆满,它们不需要,或者不屑进入低端市场,因而两个市场是“井水不犯河水”。

  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和竞争品牌的增多,跨国公司已不满足于仅从中高端市场获利,“井水”要犯“河水”了,他们将产品下探,进入了自主品牌传统的低端市场。同时也由于低端市场几乎无利可图,坚守低端市场,自主品牌很难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走中高端成了不二选择,两大板块开始短兵相接。

  跨国公司产品下探,可谓轻松愉快,但自主品牌“走高端”却并非易事。如果说汽车是机械制品里的皇冠,那么豪华车就是皇冠上的钻石,轿车“走高端”既需要巨大的资金、技术、人力投入,更需要经验的积累,时间的积累,品牌的积累,自主品牌走高端,目前还有点力不从心,品牌形象一时上不去,同车不同价,投入巨大,回报甚微,甚至是赔钱赚吆喝,自主品牌陷入了两难境地。

  最近和东风裕隆总经理吴新发交谈,他认为大陆自主品牌急于走高端,步伐有点乱,很可能高端没有走上去,原本的低成本优势却有丧失的可能。这令人想起历史上“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的故事。这里丝毫没有讥笑自主品牌的意思,只是出自对自主品牌前景的担忧,想从邯郸学步未成却忘记了自己原来步伐的燕国少年,与效法美女西施皱颦反显丑姿的越国村姑东施身上,寻找一些有益启示。

  前面说过,中国自主品牌起步晚,加之中国汽车业整体的先天不足,以眼下能力,开发中高端车型,特别是高档车型,恐怕还是一个“跳一跳够也够不着的桃子”。急于走高端,则有可能落入欲速则不达的“高端陷阱”。自主品牌企业当前资金普遍偏紧,如果过多地把资金和精力投向中高端车型研发,一出手就是几十、上百亿元,会不会影响了对低端市场的开发?自主品牌会不会因此而削弱以致丧失原本在低端市场上拥有的优势?

  我们知道,低档、低价并不完全等同于低质,低档车也可以做得精致,比如菲亚特、铃木都是当今的小车专家,令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刮目相看;一些跨国公司把低档车也造得很精致,比如宝马的MINI和奔驰Smart,市场上都很有竞争力。

  中国自主品牌当然不能永远只做低端产品,进入中高端是我们的愿景,但不可能很快如愿以偿。如果急于进入我们力所不及的领域,会不会像那位燕国少年和越国村姑,新本事没有学到,却把原有的本领忘记了。现在跨国公司借合资企业之手,纷纷加大对低端市场的开发与投入,与自主品牌进行短兵相接的竞争,如果自主品牌放松了对低端市场的开发,会不会导致高端市场未能进入,低端市场优势又丧失了,两头落空?想剪别人的羊毛没剪着,反而被别人把自己的羊毛剪了,就太可悲了。

  自主品牌走高端是必由之路,但却不能操之过急,首先要让自己原有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守住自己原有的阵地,在把低端低价车子造好的前提下,再逐步向中高端进发。再说,中国毕竟还是穷人多,13亿人口中低收入者是绝大多数,低档、低价车市场相当广阔,这一块市场决不能轻易松手,拱手让人。坚持、坚守给中国最广大的穷人造车理念,既是自主品牌的责任,也是自主品牌的利益之所在。







1
转发长微博
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