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冠名呈现 订阅

程远有话就说

首页 > 程远专栏 > 程远有话就说 > 正文

程远有话就说:压力面前,更需“定力”

2014年05月06日 出处:V讯网总编 [程远] [原创] 下载
        《程远有话就说:压力面前,更需“定力”》常听人说,做人最难是“任劳任怨”,任劳不容易,任怨尤其难。日前与一汽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宪平交流,感受最深的是一汽人的胸怀与责任感。
 
近些年来,央企在舆论界处于“动辄得咎”的境地,搞好没搞好总归有人骂,说你垄断。在自主品牌方面,一汽更是首当其冲,常常被当做反面典型,拿来说事,但一汽高层对此并没有多少抱怨。
 
        许宪平说:“一汽是央企,干汽车也六十年了,更是大家口中的‘长子’,大家对一汽要求不一样,一汽理应当担更多的责任”。“在中国汽车从无到有的时候,一汽争第一,从大到强,一汽还要争第一”,因为“争第一,创新业,担责任”,是一汽几代人形成的文化和创业精神。这些话,是不是够得上“高大上”?
 
        人们对一汽的不满,一是觉得一汽自主品牌发展慢了,特别是没有把红旗轿车搞上去;二是企业规模没有保持住“第一”的地位。
 
        其实,自2008年以来,一汽提出“全面做强做大自主品牌”的重大战略后,一直是在“不顾一切干自主”,投入了数百亿元,强化自主品牌核心能力,搭建了全新的体系和完整的平台,有了丰富的产品线组合,提出5年实现产销200万辆,十年实现“中国第一,世界前十”的目标。
 
        按照一汽集团新的品牌规划,红旗定位于“全球豪华车品牌”,投入了50多亿元研发费用,开发出L、H两大系列产品,采用世界一流设备和工艺,专供红旗生产,可谓“全力以赴,不遗余力”。
 
        在许宪平看来,所有汽车生产大国都要造这个档次的车,所有汽车企业也都想造这个档次的车,因为它代表了一个国家造车的最高水平,对提升品牌和技术很有好处。一汽在国际竞争中,要代表国家,应当有这种地位,有这种抱负。更重要的是,一汽已经具备了做豪华车的技术条件,包括对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
 
        对红旗轿车的发展道路,许宪平并不讳言曾经有过的“曲折”,认为“红旗做好了是财富,有一些挫折也是财富”,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是经验积累必须经历的过程。其实,世界知名豪华品牌最终定位的确立,也无不是几十年摸索的结果。
 
        前一阶段,媒体上对“红旗上市一年仅销售3000辆”,议论纷纷,包括笔者在内,很多人表示了“忧虑”。对此许宪平处之泰然,他认为,红旗所处的豪华车市场的特点是有个性,有历史和文化传承,讲定制,服务要做到体贴入微,红旗关注的是这一部分用户。相比讴歌进入中国十年年销1000多辆,现代汽车的劳恩斯进入中国5年,年销几百台,红旗的表现是相当不错的。  

  正是由于这些年全力发展自主品牌,一汽失去了建国以来一直保持的“第一规模”的地位,但是整个企业处于新的起跑线上。许宪平说:“汽车强国是讲自主品牌强不强,‘强’要落实到自主品牌上,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做强自主品牌上”,并称“我们合资的目的也是为了把自主做好”。
 
        在当下的中国汽车业,合资成为主流,成为时尚,成为既得利益者坚守的阵地,一汽集团对发展自主品牌有着这样明确而坚定的认识,值得钦佩。从许宪平表达的这种认识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实现汽车强国梦的希望。
 
        如果我们的汽车业只顾局部利益,只顾企业眼前利益,追求无限制的合资,未来中国市场就会成为跨国公司的“品牌殖民地”,所谓“汽车强国梦”就永远只是一个“梦”,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麻醉品。
 
        对企业“规模”的理解,许宪平也颇有见地,认为企业的规模应当是靠战略整合和资源共享形成的,在于对企业的价值创造有多大作用,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相加的规模,就没有意义。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宪平坦然承认, 无论在规模、产品,还是技术方面,一汽的压力都是巨大的,但是不管面临多大的压力,一汽都将坚持先追求质量,然后是数量;不管怎么着急,都要按照科学规律把产品做好。许宪平把这叫做企业的“定力”。
 
        当前,盲目追求企业规模,也是汽车业一大误区,一讲“规模效益”,就认为企业越大越好,为了做大规模,四处兼并,不问是否能弥补自己的短板,也不管自己的是否能够掌控,反正“拾到篮子里就是菜”,结果正如许宪平所言,兼并来的只是一个包袱。事实上,全世界兼并重组成功的比例不到30%,包括那些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
 
        中国汽车行业、中国的汽车企业,需要有自身的“定力”,不能听风就是雨。对具有“定力”的企业,我们充满尊敬。
 
        对中国汽车业的前景,许宪平持“谨慎乐观”态度,固然中国经济的发展会让更多的人拥有汽车,意味着汽车业未来还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所谓“十年黄金发展期”,但更要看汽车业业面临的能源、环境、交通、安全四大障碍,提出“要从技术上解决,真正做到人、车、社会的和谐发展”,他认为这是“企业的一份责任”。
 
        现在汽车界流行一种情绪,一心只想拼命卖车赚钱,一味地批评交通拥堵,空气状况差,却不愿,也不想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些媒体更是起哄,看到有地方迫于环境与交通压力,对汽车采取一些限制措施,就群起而攻之,不懂得只有平衡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与许宪平对话,是轻松的,也是睿智的,对行业同仁也许会有所启迪,大家有空不妨看看,一起交流交流。(本文作者为V讯网总编辑程远)






1
转发长微博
程远